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无源干接点只是电路的一个部分,并不代表一个回路,存在无源干接点的回路一般称为干接点电路,实际上因为干接点电路本身就可以视为一个开关带着两根长长的导线,所以在现场工作中经常遇到老师傅将二者混起来称呼,建议分开看。
干接点一般在电路中以开关的形式存在,这个开关既可以是物理的例如闸刀,温控开关之类,也可以是PLC模拟出的开关,可以使得电路的通断发生变化,并且驱动这个开关的电源并不接入这条电路。
对于干接点不存在正负极,随意接即可。
检测干接点的通断一般有几个方法,例如:
- 使用万用表打在通断挡测量
- PLC的多用途计数器模块
- 观察继电器状态
大部分情况下如果要实现对干接点电路的通断测试都需要给电路中引入一个电源。
对于万用表而言,他通过施加恒定电压观察电流(即测定电阻)的方式来实现
对于PLC而言,它大部分时候采取检测高低电平的方式来检测,在现场一般把无源干接点接入PLC的DI模块,由DI模块给线路施加电压,并以电路的通断来检测干接点的通断。
对于继电器而言,在电路中并入一个电源并接入继电器,当继电器动作时即代表干接点通断发生变化。
感应电引起的故障原理和排查
- 原理:常见于继电器电路,继电器的触发电压一般为5v,12v或24v,这时如果电路中出现感应电,并且感应电的电压超越了继电器的动作电压,那么继电器便会动作
- 排查手段:可以拆掉继电器电路中的电源后看继电器是否动作
- 排查手段:可以在回路上串联一个led灯,看led灯是否为高频闪烁
- 排查手段:感应电笔
- 排查手段:万用表电压档测量电压,如果干接点两端测不出电压可以尝试测量对地电压,按个人经验而言虽然干接点线路会带上两根线缆,但其中一根往往作为公零使用,这个时候要测另一根和公零的电压或者这一根的对地电压。
感应电处理
- 最佳的处理方案是换线,或者找到感应电产生的部分,在线外增加屏蔽层(当然,现场一般实现不了)
- 前面说到是因为感应电的电压刚好到了继电器的动作电压,那么也可以选择一个比感应电电压更大的电源和继电器,让感应电无法触发继电器(当然,设计上一般也实现不了)
- 感应电一般是以交流电的形式存在,可以加块电感,或者滤波器(记得做好屏蔽),排除掉感应电
- 为电器串联或并联一块或多块电阻,使得感应电的电流或电压下降,达不到电器的启动电流或者电压,排除掉感应电对电器的影响